1. 定义
移动式平板C形臂X射线机(Mobile Flat-Panel C-arm X-ray System)是一种集X射线成像与移动性于一体的医疗设备,因其C形机架结构得名。它采用数字化平板探测器替代传统影像增强器,可在手术室、急诊室等场景中提供实时、高清的X射线影像,广泛用于骨科、心血管介入、外科等领域的术中导航与诊断。
2. 工作原理
C形臂结构:
X射线球管与平板探测器分别固定在C形机架两端,可围绕患者进行多角度旋转(如前后位、侧位、斜位),实现三维空间成像。成像流程:
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,被平板探测器接收。
探测器将X射线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。
图像处理系统实时显示高清影像,支持动态观察(如关节运动、造影剂流动)。
低剂量技术:通过脉冲透视、自动亮度控制(ABC)等技术降低辐射暴露。
3. 核心特点
移动灵活:配备万向轮和电动驱动,可快速进出手术室或床旁使用。
高清成像:平板探测器(FPD)提供高分辨率、低噪声图像,支持数字减影(DSA)和三维重建(部分高端机型)。
辐射安全:低剂量模式与精准投照范围减少医患辐射风险。
多功能适配:兼容骨科、介入、疼痛管理等多种临床需求。
智能操控:触控屏、无线遥控、一键摆位等设计提升操作效率。
4. 临床应用场景
骨科手术:骨折复位、脊柱内固定、关节置换的实时引导。
心血管介入:冠脉造影、起搏器植入、外周血管介入治疗。
外科手术:胆道造影、取石术、泌尿系支架置入。
急诊与ICU:床旁异物定位、术后即时评估。
疼痛管理:神经阻滞、射频消融的精准定位。
5. 技术参数
X射线发生器:功率范围20~80 kW,支持脉冲透视和连续摄影。
平板探测器:尺寸常见17×17 cm或30×30 cm,像素分辨率≤150 μm。
C形臂运动:旋转角度±180°,轨道运动范围≥180°。
移动性:整机重量300~600 kg,电动助力推拉设计。
图像处理:支持DSA、边缘增强、图像存储与传输(PACS兼容)。
6. 操作注意事项
辐射防护:
操作人员穿戴铅衣、甲状腺护具,使用铅屏风。
优化投照参数,减少透视时间与剂量。
设备安全:
避免剧烈碰撞或潮湿环境,定期校准探测器灵敏度。
确保C形臂运动路径无障碍物,防止夹伤或设备损坏。
患者管理:
敏感部位(如性腺、甲状腺)用铅防护覆盖。
造影剂过敏史患者提前评估风险。
7. 常见品牌与价格
国际品牌:
西门子(Siemens):如Cios Spin系列,三维成像功能。
飞利浦(Philips):Azurion系列,介入手术集成方案。
GE医疗:OEC Elite系列,轻量化设计。
国产品牌:
联影(United Imaging):uC-arm系列,性价比高。
东软医疗(Neusoft):NeuVision系列,智能化操作。
价格范围:
基础型:约150万~300万元人民币。
高端三维机型:500万~1000万元。
8. 优势与局限性
优势:
实时成像提升手术精度与效率。
减少患者转运风险,尤其适用于危重病例。
数字化图像便于存储、共享与远程会诊。
局限性:
复杂解剖结构(如颅脑)成像受限,需结合CT/MRI。
高负荷使用下散热与稳定性需关注。
初始购置与维护成本较高。
9. 未来发展趋势
人工智能(AI)辅助:自动识别解剖标志、优化投照角度。
混合手术室整合:与CT、MRI等多模态影像融合导航。
更低剂量技术:量子计数探测器等新型传感器应用。
总结
移动式平板C形臂X射线机是现代化精准医疗的核心设备之一,通过实时高清影像为微创手术“导航”,显著降低了开放手术风险。关键提示:
严格遵循辐射安全规范,平衡影像质量与辐射剂量。
定期维护与校准是保障设备寿命与成像稳定的基础。
结合临床需求选择机型功能,避免过度配置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