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关于我们
资讯中心
产品中心
知识中心
人才招聘

半自动体外除颤器

日期:2025-07-07 人气:28

半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百科知识

1. 定义
半自动体外除颤器(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, AED)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,用于在心脏骤停(如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)时,通过电击恢复心脏正常节律。其操作简单,非专业人员经过基础培训即可使用,是公共场所急救的关键设备。


2. 工作原理
AED通过电极贴片自动分析患者心律,识别是否属于可电击心律(如室颤或室速)。若检测到需除颤的情况,设备会提示操作者按下电击按钮释放电流,短暂中断心脏异常电活动,使心脏有机会恢复自主节律。


3. 设备组成

  • 电极贴片:粘贴于患者胸部,用于监测心律和传输电击。

  • 心律分析系统:内置算法快速判断是否需要除颤。

  • 电击按钮:仅当设备建议电击时才会激活。

  • 语音/屏幕提示:全程指导操作步骤。

  • 电池:提供电力,多为可充电锂电池。


4. 使用步骤

  1. 确认环境安全:确保患者和施救者处于干燥、无危险的环境。

  2. 检查反应: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喊,判断是否无意识、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。

  3. 启动急救流程:呼叫急救电话,并立即开始心肺复苏(CPR)。

  4. 开启AED:打开设备盖子或按下电源键,按语音提示操作。

  5. 粘贴电极片:按图示位置(右胸上方、左胸侧下方)贴好电极片。

  6. 分析心律:确保无人接触患者,AED自动分析心律(约5-15秒)。

  7. 电击或继续CPR:若建议电击,按下按钮;若不建议,立即恢复CPR。


5. 适应症与禁忌症

  • 适应症:心室颤动(VF)、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(VT)。

  • 禁忌症:

    • 患者有意识、有正常脉搏。

    • 环境潮湿或存在可燃气体(需移至安全区域后使用)。

    • 胸部有异物(如起搏器、药物贴片),需避开粘贴电极。


6. 维护与保养

  • 定期检查电池电量及电极贴片有效期(通常2-5年)。

  • 保持设备清洁,避免高温、潮湿或剧烈震动。

  • 使用后及时更换消耗品(如电极贴片、电池)。


7. 注意事项

  • 安全第一:电击前确保无人接触患者,避免误击。

  • 配合CPR:电击后立即恢复胸外按压(30:2比例),直到患者恢复或专业人员到达。

  • 儿童使用:部分AED配有儿童模式(8岁以下或体重<25kg),需切换后使用。

  • 法律保护:多数地区有“好人法”,保护施救者免责。


8. 历史与发展

  • 1970年代:首台便携式除颤器问世。

  • 1990年代:AED开始普及于公共场所(如机场、商场)。

  • 现代技术:智能分析算法、语音引导、轻量化设计显著提升急救效率。


9. 常见问题

  • Q:未接受培训的人能否使用AED?
    A:可以。AED语音提示会全程指导操作,但建议提前学习急救课程。

  • Q:AED能用于儿童吗?
    A:可以,需使用儿科电极贴片或切换至儿童模式(若设备支持)。

  • Q:电击是否会伤害患者?
    A:电击仅针对致命性心律,且能量经过严格计算,风险远低于不施救。


总结
AED是心脏骤停急救的“黄金四分钟”关键工具,显著提高生存率。全球多国推动公共场所AED配置及公众培训,普及“人人会救、敢救”的急救文化。掌握AED使用,或将成为挽救生命的必备技能。
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0
0
首页 电话 留言 我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