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托槽本体
托槽本体是矫正装置的核心部分,通常由陶瓷材料制成,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美观性。陶瓷托槽的颜色与牙齿相近,透明度高,佩戴后几乎难以察觉。
2. 槽沟
槽沟是托槽的重要组成部分,用于容纳和固定弓丝。其设计通常为唇颊向水平开口,便于弓丝顺畅地放入并施加矫治力。
3. 结扎翼
结扎翼是托槽的辅助结构,用于固定弓丝。传统托槽需要通过结扎丝或橡皮圈固定弓丝,而自锁托槽则通过内置的锁片或锁盖实现自锁功能,减少了结扎步骤。
4. 自锁机制
自锁托槽的自锁机制是其核心功能之一,通过活动锁片、锁盖或锁夹等结构,能够自行锁定弓丝,减少弓丝与托槽之间的摩擦力,提高矫正效率。
5. 粘接底板
粘接底板是托槽与牙齿表面接触的部分,通常设计有微机械结构(如网底或燕尾式)或化学涂层,以增强托槽与牙齿的粘接强度。部分托槽底面涂有聚碳酸酯薄膜,便于托槽拆除时减少对牙釉质的损伤。
6. 粘接剂
粘接剂预置在托槽底板上,用于将托槽牢固地粘接在牙齿表面。其成分通常包含特定的单体和聚合物,能够与牙齿表面产生足够的粘合力。
7. 牵引钩(可选)
部分托槽设计有牵引钩,用于辅助施加矫治力或进行牙齿牵引。
8. 其他设计特点
透明度:陶瓷托槽具有较高的透明度,美观性优于传统金属托槽。
底部设计:托槽底部可能采用机械固位或化学固位设计,以提高粘接强度。
边缘设计:一些托槽设计有特殊的边缘斜面,使佩戴更舒适,牵引更方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