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声波治疗仪简介
超声波治疗仪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能量进行治疗的医疗设备。超声波治疗仪具有多种治疗作用,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,包括缓解疼痛、促进组织修复、松解粘连、改善血液循环、消炎消肿等。具体如下:
1、缓解疼痛:超声波的温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减轻肌肉紧张,缓解疼痛。例如,对于关节炎、肌肉劳损等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
2、促进组织修复:超声波能够刺激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,加速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。在骨折、软组织损伤等情况下,可以促进受损组织的恢复。
3、松解粘连:对于一些由于损伤或炎症导致的组织粘连,超声波可以起到松解粘连的作用。例如,在肌腱粘连、术后粘连等情况中,有助于恢复组织的正常活动功能。
4、改善血液循环:通过超声波的温热效应和机械振动作用,可以扩张血管,增加血液流量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。这对于一些血液循环不良的疾病,如慢性缺血性疾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
5、消炎消肿:超声波的能量可以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和代谢,减轻炎症反应,达到消炎消肿的目的。对于一些炎症性疾病,如滑膜炎、腱鞘炎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。
在生活中,如果因某些疾病需要使用超声波治疗仪进行治疗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治疗部位的清洁,避免感染。同时,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控制治疗时间和强度,避免过度治疗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。在治疗后,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适,如局部发热、酸胀等,一般属于正常现象,会逐渐缓解。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,建议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休息等,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康复能力。
超声波的作用和功效主要有以下几种:
1、机械作用:可以促使局部和软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,从而促进局部的循环,促进新陈代谢、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、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状态,改善组织营养、改变蛋白合成率、提高再生机能等;
2、温热效应:利用软组织对超声波能量的吸收产生热量的原理,来改善不同区域的软组织,特别是骨骼、脂肪以及肌肉对能量的吸收;可增加血液循环,加速代谢,改善局部组织营养,增强酶活力。一般情况下,超声波的热作用以骨和结缔组织为显著,脂肪与血液为*少;
3、弥散作用: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,对钾,钙离子的通透性发生较强的改变。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,促进物质交换,改善组织营养。
超声治疗仪的原理
超声治疗原理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效应。
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波,能穿透组织、溶液和体液,并在组织中产生微小按摩作用。这种微小按摩作用可以引起细胞内的物质运动和变化,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。
超声的生物学效应主要包括热效应、机械效应、空化效应、化学效应等。其中:
热效应是超声能量被组织吸收后引起的温度升高,可促进血液循环、增加组织代谢和细胞活性,加速组织修复和恢复。
机械效应是指超声的振动作用对组织产生的按摩作用,可促进组织的舒张和收缩,能够刺激细胞和组织的生长、分化和修复,促进创面愈合和软组织修复。
空化效应是指超声在液体中产生的微小气泡,这些气泡在声场的作用下不断振动、生长和崩溃,可产生微射流和剪切力,从而改善组织营养、加速代谢过程。
化学效应是指超声对组织产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,如促进酶的活性、释放生物活性物质等。
超声治疗仪就是利用超声的这些生物学效应,通过适当的参数和治疗方法,对机体产生治疗作用,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
超声治疗仪的使用注意事项
1、适应症:适用于肌肉、骨骼和关节的疼痛和损伤,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和情况,如急性感染、血液循环障碍等。在使用前,需要确保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部位是适宜的。
2、治疗参数: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与治疗参数有关,如治疗频率、治疗时间、治疗强度等。在使用前,需要确认治疗参数的选择和设定,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操作说明。
3、导入剂:治疗效果与导入剂的使用有关,如凝胶、生理盐水等。在使用前,需要确认导入剂的选择和涂抹方法,以确保超声波的导入深度和效果。
4、治疗部位:治疗效果与治疗部位的选择和预处理有关,如清洗、消毒等。在使用前,需要确认治疗部位的选择和预处理方法,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避免感染风险。
5、治疗过程:治疗过程需要注意安全性和效果,如治疗头的位置和角度、治疗时间等。在使用过程中,需要不断调整治疗头的位置和角度,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避免对健康组织的损伤。
6、禁忌症:如恶性肿瘤、急性感染、出血性疾病等。在使用前,需要排除患者的禁忌症,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和损伤。
超声波治疗仪的禁忌
临床治疗的适应症有:软组织损伤、血肿、关节挛缩、关节周围炎、滑囊炎、肌腱及腱鞘炎、乳汗淤积幻肢痛、瘢痕及粘连、脑血管病、周缘神经损伤及炎症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。超强剂量的超声波可用于局部加温治疗恶性肿瘤。
禁忌症主要有:重症心力衰竭、恶病质、高热、出血性疾病、急性化脓性炎症、局部严重循环障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