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关于我们
资讯中心
产品中心
知识中心
人才招聘

外周插入中心导管

日期:2025-08-06 人气:43

外周插入中心导管(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, PICC)是一种通过外周静脉穿刺置入,并将导管末端置于上腔静脉中下1/3处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。PICC导管通常由硅胶制成,具有柔软且有弹性的特点,适合长期留置。导管材料为射线可见材料,使用时可以通过放射成像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。

11.jpg

产品功能及使用方法

功能

输液:适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液制品、输注药物和血液采样。

监测:可用于短期或长期静脉压监测。

采血:可以直接通过导管抽取血样。

造影剂输注:在CT研究中,可以用高压注射器输注造影剂,配合使用的高压注射器的最大压力限值为325psi。

使用方法

准备工作:确保穿刺部位无损伤或感染,选择健康的侧臂。

穿刺: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医务人员进行穿刺,通常选择肘前部的外周静脉。

置管:导管沿血管走行,最终到达上腔静脉。通过放射成像确认导管位置。

固定:使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导管,确保导管不移位。

维护:定期进行导管维护,包括冲管、封管和更换敷料,以保持导管功能和预防感染。

产品维修保养

日常维护

冲管:每次输液前后、每次抽血后立即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,输注大分子粘滞性药物时,中间应每4小时给予生理盐水20ML冲管一次。

封管: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,当封管液剩余3~5ML时边推边旋转撤出行正压封管。必要时用10u/ML的肝素钠盐水3~5ML正压封管。

更换敷料:每周更换一次敷料,夏天出汗较多时增加次数。敷料潮湿、松动或导管脱出时立即到医院处理。

注意事项

无菌操作:所有操作均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,避免感染。

观察:定期观察穿刺点有无红、肿、热、痛、渗液、渗血等异常情况,如有异常及时处理。

避免损伤:避免导管受到外力撞击或拉扯,保持导管通畅。

患者教育:告知患者如何保护导管,避免导管脱出或受损。

通过以上方法,可以有效维护外周插入中心导管的功能,延长导管使用寿命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
0
0
相关内容
首页 电话 留言 我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