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期评估和检查:
定期检查导管的位置、固定情况以及穿刺点周围皮肤的状况。
观察导管是否有滑脱、打折或损坏的情况。
更换敷料:
根据医院的规定和患者的具体情况,定期更换导管穿刺点周围的敷料。
更换时使用无菌技术,避免污染。
冲管和封管:
定期对导管进行冲管,以保持导管通畅,防止血液或药物残留导致堵塞。
使用正确的封管液和封管技术,以防止感染和血栓形成。
消毒:
每次使用导管前后,都要对导管接口进行严格的消毒。
使用酒精棉球或其他消毒剂擦拭导管接口。
固定导管:
确保导管固定牢靠,避免因患者活动导致导管移位或脱落。
使用适当的固定材料,如透明敷料、胶带等。
观察和维护穿刺点:
观察穿刺点是否有红肿、疼痛、渗液等感染迹象。
如有异常,应及时处理,必要时请医生评估。
药物输注管理:
确保输注的药物无污染,按照医嘱正确给药。
避免输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导管损坏。
患者教育:
告知患者导管维护的重要性,指导患者如何自我监测和保养导管。
教育患者避免导管侧肢体过度活动,保持局部清洁干燥。
记录:
记录导管置入的时间、位置、维护情况以及任何异常情况。
记录患者的反应和导管的功能状态。
及时更换:
根据导管的类型和使用寿命,及时更换导管,避免因导管老化或损坏导致并发症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